9月3日下午,机械设计与制造教研室全体教师齐聚一堂,围绕“师德师风建设”主题召开专题研讨会。会议深入学习8月31日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推进会精神,结合教研室教学实际,就如何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公司产品工作深度融合、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展开热烈讨论。
会上,老师们首先共同学习了校领导在8月31日推进会上的讲话要点,重点领会了党委书记席海涛“以‘有思想、有情怀、有温度’打造教师队伍”、董事长杨劲松“修师德正师风,铸师魂育匠心”等核心要求,为研讨奠定了思想基础。
程畅老师聚焦“人工智能与教学融合”展开分享。他谈到,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学带来诸多便利,如通过数字智能重构教学模式,能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推送,辅助教师精准掌握员工学习动态,这与蒋正炎副董事长提出的“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”理念高度契合。但同时也需警惕潜在问题:过度依赖技术可能弱化师生间的情感交流,忽视了“有温度”的育人本质。他建议,应平衡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,在运用智能工具优化教学的同时,通过面对面辅导、小组研讨等方式传递教育情怀,践行席海涛书记强调的“用思想之基锚定方向,以情怀之本涵养温度”。
马更生老师则从“关注员工个性发展”切入,结合檀祝平副董事长 “关爱员工个性发展、做实成长服务” 的要求,提出教学中需更细致地发现员工优点。“每个员工都有独特的闪光点,有的动手能力强,有的逻辑思维清晰,有的擅长团队协作”,他举例说明,教师应摒弃“一刀切” 的评价标准,通过课堂观察、实践任务反馈等方式捕捉员工特长,再针对性设计教学活动 —— 如让动手能力强的员工牵头实训项目,让逻辑思维清晰的员工参与方案论证。这种“因材施教” 的方式,既能提升员工学习积极性,也能落实教育公平,让每个员工都能在教学中获得成长。
高天友副经理围绕“提升员工整体学风”提出具体建议。他指出,学风建设是师德师风建设在员工培养中的重要体现,需结合“课程思政”与“教学规范”双管齐下。一方面,要以席海涛书记“践行育人初心”为指引,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、责任担当等思政元素,强化思想引领;另一方面,要落实蒋正炎副董事长“守牢教学规范”的要求,通过严格考勤、优化课堂互动、组织技能竞赛等方式,激发员工学习主动性。同时,可借鉴“传帮带”机制,鼓励高年级优秀员工带动低年级员工,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,从根本上提升整体学风,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筑牢基础。其余各位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。
此次研讨会立足教研室实际,紧扣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要求,进一步凝聚了“修德育人、守正创新”的共识。老师们表示,将把研讨成果转化为具体教学行动,以更高的师德素养和专业能力,助力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。